警政時報|全台第一公義的新銳媒體

【劉承武/專欄】從天道到天理 因果循環與覺悟之路

我要分享
劉承武檢察官以民間團體全國被害人權協會理事長身分結合52個民間團體之意見而受訪發言。(圖/協會提供)

【劉承武/專欄】

日係以民間團體全國被害人權協會理事長身分結合52個民間團體之意見而受訪發言

1.天理的廣泛適用性與因果循環的奧妙
俗語云:「天道有輪迴,蒼天饒過誰。」然而,「天理」較「天道」更為深遠,因其涵蓋人間、世間、萬物乃至十法界,皆適用於因緣果的循環體系。佛菩薩雖身處於因果循環之中,但能不昧因果,深諳其中奧義,這是超越一般凡夫的關鍵所在。

2.佛菩薩的修行境界與「不立文字」的精義
佛菩薩在摩訶薩的修行中,雖記錄於經文如《心經》中,但真正的覺悟往往不落於文字表述。以歷史為例,蘇東坡自認修禪有成,揮毫「八風吹不動,端坐紫金蓮」表達境界,卻被佛印禪師一語點醒其自矜之迷。修行者應謹記:「迷為眾生,覺為佛。」覺悟並非高人一等,而是平等心中對因果、慈悲與智慧的透徹理解。

3.覺悟的本質與實踐:從個人到普世的提升
覺悟的過程,如火花之初,需經歷延續、擴展,最終化為長明之光。佛菩薩在因果系統中以智慧與慈悲平衡自我與他者,不計較得失,穩步朝向成熟與完善,並推動家庭、社會乃至國家朝「好」的方向發展。
修行者的慈悲與智慧生活方式,應在日常中逐步積累正面能量,並以「妄為明覺」與「本明妙覺」自我提醒與進步。開悟如同自然醒來,而非外力驚擾。讓我們共同精進,將覺悟的力量延展至生活的每一處,實現圓滿的目標。

現職為全國被害人權協會理事長
劉承武主任檢察官經歷:

1、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畢業
2、台北地檢署檢察官
3、國防部軍事檢察官
4、桃園地檢署主任檢察官
5、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

 

我要分享
按個讚!警政時報粉絲團!讓您立馬觀看獨家影片!也可向我們投訴爆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