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政時報

航空業減碳多管齊下|沒人做不到 只有努力不夠

我要分享
中華航空資深副總經理彭寶珠。(圖/今周刊提供)
中華航空資深副總經理彭寶珠。(圖/今周刊提供)

【警政時報 薛秀蓮/台北報導】

《周刊》第六屆【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】第二天,邀請交通部民航局、桃園機場公司、長榮與華航等台灣航空產業四大巨頭齊聚,一同分享綠色運輸新前景。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局長林國顯表示,要做綠色運輸並不容易,只有「很有底氣」的公司才能做,他也公開讚賞很開心看到長榮與華航都在做。

他進一步分析,航空業有三個方式能降低污染量,第一、降低需求或將需求整合在一起(轉變需求),像是推出 T-pass與整合型運輸工具;第二、提升交通工具效率,像是採用電動車或用節能的車子;第三、用更好的操作方式讓同樣行為更節能減碳,例如公車不要急煞車或急踩油門,或是號誌設計讓車子不要在路口停太久。

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孝倫則分享,目前桃園機場的減碳行動包括汰換舊的電器、設備等,同時引進很多智慧設計及相關設備,希望透過提高效率進而達到永續。此外,民眾搭機時使用到的空橋,桃機在空橋下進行橋氣橋電建置計畫,改採電源車及氣源車,每年成功減少約3640公噸燃油使用,換算減碳量為1萬1491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。

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局長林國顯。(圖/今周刊提供)
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局長林國顯。(圖/今周刊提供)

長榮航空首席副總經理何慶生表示,長榮航空的經營核心由6字可概括,那就是永續、安全、服務。對於永續發展,何慶生認為重點是:「怎麼樣從抽象中具體化?如何化口號為行動?形容詞講太多了都沒有用,我要的是動詞」。以長榮來說,地面作業的碳排放僅佔整體碳排放約1%,因此將減碳重點放在飛行作業,像是採用永續航空燃料(SAF,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),儘管成本將墊高到約3.6倍,但相較增加的成本,更讓長榮困擾的卻是永續航空燃料供應不足。何慶生以新加坡一個生產永續航空燃料的廠為例,一年預計初期生產100萬噸以上的量,但光是長榮一家公司,一年需要的燃料就要200萬噸,供應根本不足。所以,他希望政府應該鼓勵中油或其它台灣企業,建立永續航空燃料產能。何慶生說:「永續是一場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馬拉松,沒有人做不到,只有努力不夠。」

長榮航空首席副總經理何慶生。(圖/今周刊提供)
長榮航空首席副總經理何慶生。(圖/今周刊提供)

中華航空資深副總經理彭寶珠則分享,華航自2018年就開啟台灣唯一的航空集團綠色票價(碳抵換計劃),目前也持續擴大環保機隊、添加永續航空燃油、採用創新環保節水方案等。對民眾來說,較有感的改變則在於飛機「瘦身」。舉例來說,過往機上有很多實體書報,但現在有空中書房,省下不少重量;同時,也鼓勵客人先上網選餐點,有效減少剩食,飛機可以更精準的裝載。此外,彭寶珠分享目前的飛機椅背採用薄型設計,目的也是讓飛機減重,或是裝載更平衡,在飛行時更節油、節省能源。

我要分享
按個讚!警政時報粉絲團!讓您立馬觀看獨家影片!也可向我們投訴爆料